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公告:测试信息来自互联网,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学会动态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学会动态 > 正文

吉林省地质学会举办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

更新时间:2023-09-25 09:45:35点击次数:1812次字号:T|T
    

916日,吉林省地质学会联合吉林大学科学技术协会、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共同主办的在“识矿物认岩石 探索地球奥秘”为主题的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在中心校区开展。活动旨在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不同学科的学术交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本次活动分为“小石头 大学问——精美岩石矿物科普展”“游校园 识岩石——探寻身边的地学奥秘”“讲地质 探奥秘——科普日主题讲座”三个部分,吸引了千余名师生参与其中,取得了良好的科普效果。

五彩缤纷的矿石、鬼斧神工的画面石、造型奇特的动物化石......琳琅满目的展品令众多学生慕名而来。精美岩石矿物科普展为同学们现场展示了吉林大学地质博物馆内的恐龙蛋化石、东北野牛头骨化石、紫水晶、菊花石、金矿石等具有代表性的藏品。“岩石有很多种,根据不同的形成原理,可以分为火成岩、沉积岩,还有变质岩三大类”,志愿者详细地讲解了各类展品的形成过程和地质背景,同学们通过近距离的观察和交流,更好地领略了展品中蕴含的地学知识,并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岩石对对碰”互动小游戏中,只要将打乱的岩石矿物标本按照三大岩类顺序正确摆放,即可获得一块精美的“三叶虫”化石,同学们跃跃欲试,现场气氛热烈。此外,活动现场还设有签名墙,让每一位对地球科学产生兴趣的同学都能留下专属印记。

观察岩石,是聆听来自地壳深处的热烈,亦是品读地球数亿万年的瑰丽史诗。16日下午,一群对岩石充满兴趣的同学聚集在吉林大学中心校区清湖石碑处,准备开启一场奇妙的探索之旅——游校园 识岩石。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同学们从清湖石碑处出发,途经宋治平体育馆、李四光楼、实验楼、鼎新楼,一路探寻校园中多姿多彩的岩石,共同了解岩石的起源、特点及演化过程。其中,位于李四光实验楼一楼的硅化木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色泽鲜亮、条理清晰、质地坚实,十分珍贵。从志愿者的讲解中,我们了解到硅化木是树木被掩埋后,在低温、缺氧的环境下,碳元素被硅元素取代后形成的树木化石,是研究古地理、古气候演化的重要依据。仰望蓝天,脚踏大地,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们漫步在校园里,一同徜徉在地学知识的海洋里乐此不疲!

岩石为什么会流动?研究恐龙的意义是什么?带着这样的疑问,同学们一起走进课堂,开启了活动的最后一部分——地学科普讲座。本次讲座的主讲嘉宾为吉林大学地质博物馆副馆长兼地球科学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梁琛岳老师,以及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博士、副教授、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教研室主任李晓波老师。梁琛岳老师以“岩石会流动”为题,讲述了从地表到地壳深处岩石“流动”的形式、岩石“流动”过程中涉及的岩类相互转换以及岩石“流动”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与挑战;李晓波老师以“恐龙研究二十问”为题,解答了什么是恐龙、恐龙有多少种、恐龙化石怎么修理和研究,以及恐龙研究意义等问题。两位老师用生动形象的讲解和通俗易懂的阐述,揭开了地球科学的神秘面纱,让“冷”知识走进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在这场“科学家的脱口秀”中,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有奖问答环节更是将全场气氛推向了高潮。课堂讲解和现场互动相结合的形式,不仅激发了同学们学习地球科学的热情和兴趣,帮助非地质专业的学生建立起了地球科学与本专业的联系,还为他们埋下了积极参与科学研究的种子。

从千姿百态的岩石矿物、光怪陆离的动物化石,到面面俱到的科普讲解、妙趣横生的专业讲座,置身于活动现场,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的蓬勃气象扑面而来,传递出高校师生助力科技自立自强的文化自信。本次“识矿物认岩石 探索地球奥秘”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是一场寓教于乐的科学盛宴,通过多元化、多样化的形式让地球科学走近生活、走入生活,为高校科普工作推广做出了重要贡献。下一步,吉林大学地质博物馆将继续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充分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将更多鲜活的科普活动贯穿于育人的全链条、全方位、全过程,激发大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科学梦想,为加快素质教育建设、科学素养提升夯实基础。

(编辑:jlgspyy)
网站资料更新中...